Pages

20091031

第362章 - 電視廣告已死? (surface)











::
當Evian礦泉水的新廣告Roller Babies(滾軸寶寶),宣佈只會利用網絡視像播放器作平台,放棄電視媒體,透過有質素的概念和製作為賣點,希望觀眾使用網絡推薦給其他人,大家不其言會憂慮影像廣告於電視頻道的未來。

宜家家居的新網絡攻勢也絕不輸蝕,不只是簡單的流動影像,更增加瀏覽者的互動性,達致心情愉快、悠閒選擇傢俱的目標。

今次互動主題為「聲音改變一切(Sound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)),進入網站後,會出現一個利用宜家家居產品所佈置的房間,更有兩位看似不修篇幅的男子表演奇特的舞姿,著實他們的一舉一動,也是跟據音樂而定。除了網站一開始提供的音樂外,瀏覽者也可以選擇其餘五首樂曲。有趣的是,大家也可以使用鍵盤,輸入不同的聲效,例如不同的敲擊樂、動物叫聲等,電腦有接駁收音器的話,更不妨嘗試一展歌喉,控制他們舞動的速度。另外網站提供一個嶄新的體驗空間方法,就是可以上載自己喜愛的音樂,測試一下自己的心頭好能否與這個示範房間融洽共存。這個房間不合自己口味的話,網站暫時提供另外四種不同款式、不同舞者的組合作互動。

省去購買電視台時間的金錢,轉為頻寬的成本,令瀏覽者停留自己品牌的時間增加,這類型廣告更令觀眾可以隨時隨地收看,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的話,一定比電視廣告收益更大,不禁問一句電視廣告是時候來個絕地反擊?

Ref: http://demo.fb.se/e/ikea/comeintothecloset2/site/default.html

::
以上載於《surface表面》 發現家一欄,筆者負責推薦一些過癮網站;內地出版,香港有售。如果有抵死網站介紹,也不如順道留個言,感謝!

20091029

第361章 - The Economist的思考空間 (surface)







::
The Economist雜誌,素來針對一班有質素的讀者群 - 醒目、富學識及冒險精神;近年的廣告,由於太過對應這群讀者,永遠的紅色,看似無從稽考的內容,被不少評論作為「視而不見廣告(Ad blindness)」的研究對象之一。相對吸納新讀者皆變成充滿難度。

吸納新讀者需要新思維,The Economist近期推出Thinking Space網站,邀請了不少歐洲各界知名人士,由公司行政總裁,音樂家、電影編劇至時裝設計師,為的是一句「Where do you get your ideas?」- 分享最能提供他們靈感的工作環境或工具。

網站使用三維界面,瀏覽者需要從不同立體方格中,選擇有興趣的範疇。進入個別的工作環境,揀選標有紅點的工具後,便會有這件工具的詳細講解,不少擁有者更會作聲音旁白,道出這些工具作為靈感來源的可愛之處及重要性。

Thinking Space現在正招募其他有興趣分享自己空間的同好,上載相片之後,回答個別問題,若網站覺得適合的話,將來大有機會出現Thinking Space之上。如果閣下擁有部落的話,也可以同樣模式,說明自己的靈感來源,使用widget(專用界面工具集)功能,成為一份子。

新舊媒體的融會,並非只有你死我活。好好利用個別的長處、互惠互利,The Economist的Thinking Space,正正可以保留雜誌的獨有個性,舊讀者不會感到太過抽離,透過新媒體,新讀者也能夠從中探索The Economist的固有精神。

Ref: http://thinkingspace.economist.com/

::
以上載於《surface表面》 發現家一欄,筆者負責推薦一些過癮網站;內地出版,香港有售。如果有抵死網站介紹,也不如順道留個言,感謝!

20091012

第360章 - 三十以立 (surface)











::
上回提到林嘉欣收集了一批法國懷舊相片,其實不只她一個有這種情懷,網上也有不少同道喜愛分享這份興趣。

Livejournal介乎討論區與部落之間。用家可以如一般部落格一樣,將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,更能夠就個別題目或志趣,組成一個群體(community),群體由自選的會員組成,或任何Livejournal的會員全民參與,大家就不同範疇的話題,上載資料,互相發表及討論,增加互動性。

今次推介的Vintagephoto(懷舊相片)群體,就是Livejournal全民參與的成果。這個群體建議參與者以照片主導。對懷舊的定義,就是圖片必須要年滿三十或以上,除回應外,所有內容均需使用英語。

由明星到藝術家、生活逸事與傳統、服裝潮流至帝皇服飾、外國獵奇或地貌改變,題材不限,通通照顧,但透過Livejournal的特性,有時會發現一些有趣的連聯,例如父親節期間,會員們會自發地將不同父子/女的珍貴照片公諸同好。這種永不知曉下一張照片是什麼的驚喜與流動性,令討論更富彈性;相反,要有系統地翻查某類題材時,卻充滿難度。現階段Vintagephoto群體只可以說是一種興趣延伸,卻未能充當作為一個資料館,如果大家想從中發掘心目中的某些資料時,需要的是大量的耐性與運氣。

舊相片的魔力,通過互聯網,更上一層樓。

Ref: http://community.livejournal.com/vintagephoto/

::
以上載於《surface表面》 發現家一欄,筆者負責推薦一些過癮網站;內地出版,香港有售。如果有抵死網站介紹,也不如順道留個言,感謝!

20091008

第359章 - 溫馨提示 (surface)







::
如果你有試過外國留學,住宿舍,跟大伙兒共用各項設備,這個網址可能令你拍案叫絕;如果你慣常與家人利用雪櫃充當留言板,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文字會否過於尖酸刻薄?

passiveaggressivenotes.com專門收集一些有趣的便條、提示或是告示;由零七年開始,差不多每天更新一張精警句子;句子基本上都是反諷為主,專門對付那些好食懶非、貪小便宜、粗心大意者。當大家重重覆覆屢勸無效,唯有加多幾分牙力,寫得更絕情絕境。例如在印有「Make a Wish」的星星雪櫃磁石貼下,加上寫著「I wish Babler would clean the FXXKING Fridge!」的字條,盡顯善用天時地利的智慧。

每句句子都有其獨有的背景故事,在何處發現?寫給誰?認為最有趣的地方?網站皆通通細心交代。覺到身同感受的話,可以留言討論,延伸那份挖苦下去。如果有幸遇到這些發人心省的句子,也可以透過郵件或直接將相片上載到網站。

當網站收集到一定數量有質素的句子時,更會結集成書,第一本已經面世,網站聲稱要擾亂大家所以出現兩個不同封面的版本。作為欣賞英文語系的另一面(充滿攻擊性的另一面?),可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在香港,大家會反諷這些反諷標語為「溫馨提示」;是告示或是抒情文?這類當代的另類交流形式,某程度上反映密集的生活狀態下,衍生出的一絲無力感。

Ref: http://www.passiveaggressivenotes.com/

::
以上載於《surface表面》 發現家一欄,筆者負責推薦一些過癮網站;內地出版,香港有售。如果有抵死網站介紹,也不如順道留個言,感謝!

20091006

第358章 - 若要人不知 (surface)











::
可能這是死限前的一瞬間,老闆說無論如何設計圖一定要完成,「無時間了,就跟這個吧!」,於是你半推半就,將別人的心血,硬套入這份設計圖內……

這些故事,好像每天都在發生。

youthoughtwewouldntnotice.com的宗旨,就是搜羅那些大家都覺得似曾相識的設計作品,任何人都可以作為記者,舉報及上載資料到這個網站,如果資料屬實,網站並不會在內容等作出任何干涉;反之,網站有權刪改這些資料。所以,網站提醒大家,這些似曾相識的設計作品,未必一定是抄襲,有可能作品被贊助或買斷版權、有可能是向原作者致敬的作品、或本身已經得到原作者同意下使用。

各項舉報會被分門別類,大家可能發覺最大的受害群就是平面設計,其次是T恤設計及廣告設計等。

網站另一個好處,就是簡單介紹有關美國的創作法例,雖然未必全球通用,但起碼可以學到一些竅門,保護自己作品。

明白設計這個行業,參考的重要性,世上同時間有這麼多設計正在進行,也有可能有人同你同步思維,為抄襲下一個完美的定義,確實有難度。筆者也有類似經驗,網誌的一切,被原原本本搬字過紙(誌),寫下留言詢問,換來一句:「只有神才有能力創作,其他都是抄襲」之類的回應。

誰是誰非,youthoughtwewouldntnotice.com可以是一個公開及理性的討論平台。

Ref: http://youthoughtwewouldntnotice.com/

::
以上載於《surface表面》 發現家一欄,筆者負責推薦一些過癮網站;內地出版,香港有售。如果有抵死網站介紹,也不如順道留個言,感謝!